为什么说《隆中对》的缺陷,注定了蜀汉北伐不可能成功?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4-12-24 20:23 3

摘要:他为刘备描绘了一幅雄伟的蓝图先取荆州、益州,再联合孙权,最后北伐中原,实现“光复汉室”的大业。但问题是,历史的现实跟着理想南辕北辙。

《隆中对》有问题,诸葛亮没算到蜀汉北伐注定打不赢。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略之一,几乎人人都听过。

他为刘备描绘了一幅雄伟的蓝图先取荆州、益州,再联合孙权,最后北伐中原,实现“光复汉室”的大业。但问题是,历史的现实跟着理想南辕北辙。

蜀汉不仅北伐全败,最后连“荆益”都没守住,成了三分天下最先出局的那一方。为什么《隆中对》这么“完美”的计划,却沦为“失败的剧本”?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千里分兵,沟通靠吼,怎么打?

《隆中对》最大的硬伤,就是让蜀汉分兵两路一路从荆州出发,一路从益州汉中出发,然后合力北伐。这听起来很厉害,但问题是,荆州和汉中中间隔着一两千里的距离,交通全靠腿,通讯全靠跑。

两边打仗根本没法配合,只能各打各的。

历史上,关羽的襄樊之战就是典型例子。

当时关羽在东线打得风生水起,水淹七军,吓得曹操都想搬家。然而东吴吕蒙趁机偷袭荆州,关羽被夹击惨败,最后身死。

而另一边的益州方向,刘备和诸葛亮却完全没有任何救援动作。不是他们不想救,而是他们根本没法救。

信息传递慢得离谱,等收到消息,人都凉了。三国时期没有现代通讯手段,分兵千里就是开玩笑。

《隆中对》这个设计,本质上就是让蜀汉“自割韭菜”。

2. “人心思汉”?不,人心思活!

诸葛亮对北伐胜利的信心,还寄托在“人心思汉”上。

他认为百姓会像迎接解放军一样,拿着食物和水主动迎接蜀汉大军。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太乐观了。

关羽北伐时,确实有一些梁、郏、陆浑的地方盗贼响应,但那是因为曹魏的徭役太重,百姓活不下去了,才开始造反。这哪里是“人心思汉”?分明是“人心思活”。

而诸葛亮和姜维后来的几次北伐,基本没人响应。原因很简单北方经过曹操和曹丕的治理,已经慢慢安定下来,老百姓安居乐业,谁还想着换个朝廷?诸葛亮的这个判断,是他在荆州时期的老黄历,到了北伐时早就过期了。

3. 联孙抗曹?不,孙刘必斗!

《隆中对》另一个重大矛盾,是“跨有荆益”和“结好孙权”根本无法兼顾。荆州是蜀汉的命根子,但也是孙权的命根子。

孙权要以长江为险,荆州是他的战略屏障。如果刘备集团在荆州站稳脚跟,孙权就彻底睡不着觉了。

所以我们看到,孙权对荆州的觊觎从来没停过。刘备刚拿到荆州的时候,孙权就袭取了南三郡(长沙、零陵、桂阳);关羽北伐时,孙权趁机偷袭南郡;后来陆逊在夷陵之战里击败刘备,彻底把蜀汉赶出了荆州。

孙权的逻辑很简单宁愿承受曹魏的威胁,也不能让刘备集团做大。诸葛亮的构想,根本没考虑到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利益冲突,而这个冲突终究让蜀汉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隆中对》虽然是个高明的战略,但放在三国乱世的现实里却漏洞百出。分兵千里,让蜀汉自废武功;高估“人心思汉”,导致北伐毫无群众基础;联合孙权的同时还想霸占荆州,这就像一边想吃肉,一边不想挨刀,根本是自相矛盾。

诸葛亮是个伟大的战略家,但他再聪明,也没办法跨越时代的限制。蜀汉的失败,早在《隆中对》写下的那一刻,就已经埋下伏笔了。

来源:湘姐说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