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来,她去了市青少年宫,开始教孩子跳舞。这一教就是40多年。40年有多长?一个孩子能从她的课堂上学舞到大学毕业、成为专业演员,甚至成为新一代的舞蹈老师。
如果是济宁人,或者稍微对舞蹈圈有些了解,那么一定听过邢莉这个名字。12月16日下午,这位济宁市舞蹈教育界的标杆人物因病逝世,终年62岁。
消息传开后,不少人都表示“太突然了”,还有人感叹:“把一生都献给舞蹈的人,居然就这么走了。”
邢莉绝对是个“早慧”的人。14岁的时候,别的小孩还在想着怎么背课文,她已经进了市文工团。从那时候起,舞蹈就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再也没离开过。
后来,她去了市青少年宫,开始教孩子跳舞。这一教就是40多年。40年有多长?一个孩子能从她的课堂上学舞到大学毕业、成为专业演员,甚至成为新一代的舞蹈老师。
四十年里,她一手带出来的学生从济宁走向全国,有人成了国家一级演员,有人成了高校教授,有人成为了基层文艺骨干。这些足以看出她的贡献。
有人问她:“教了这么多年,不累吗?”邢莉的回答总是很简单:“看着他们从不会跳,到跳得那么好,这比什么都开心。”也正是这份朴实,让无数家长不惜带着孩子千里迢迢来找她。“孩子一定要跟邢老师学舞,她是最用心的老师。”家长们常这么说。
邢莉除了会教,还是个能创作的“高手”。从1984年到2018年一共编排300多个作品,这些作品没有一个是“流水线”出来的,每一个都带着地方特色。
她的作品不是单纯为了好看,更多是为了让人“记住”。比如《微山湖上端鼓声》,通过舞蹈,把济宁这片土地的故事说给了全国的人听。《渔鼓娃娃》《青山绿水人欢笑》这些作品也一样。
她的作品不是躲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走在大地上“找”出来的。甚至为了一个灵感登山涉水。她跟村民聊故事,听他们唱老曲子。
常挂在她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舞蹈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才能跳出好作品。”她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扎泥”的人,把基层百姓的生活用舞蹈编成诗。
邢莉并不是只为专业舞者服务,她更希望让舞蹈飞入寻常百姓家。她发起的“文艺进万家”公益课堂、“蒲公英”舞蹈骨干培训,还有广场舞辅导课,让许多人第一次站上了舞台。
不少人认为,像她这样级别的艺术家,应该高高在上、只教有“潜力”的学生。但是邢莉偏偏喜欢走进基层,把舞蹈这件事变得触手可及。对于她来说,艺术并不是用来“欣赏”的,更多是用来“分享”。
可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走得很突然。去年10月,她还站在舞蹈家协会换届大会的舞台上,精神饱满地领取名誉聘书。谁能想到,一年后,她就突然离开了。
有网友透露,她可能是因为癌症去世的。也有网友分析,可能是舞蹈人一生都很劳累,以至于过早透支了身体,但其家人后来也一直没有透露原因,本着尊重的意愿,还是不要猜测了。
有人说,她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是生命,都献给了舞蹈,献给了需要她的人。可能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该有的样子吧。不为虚名,不为名利,只为艺术和人的心灵能够相连。
从她课堂上走出来的学生,跟着她跳舞的普通人,看过她作品的观众,都会记得这个总是带着微笑、认真教舞的老师。
来源:一方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