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梗很有趣吗?用好了是文化,用不好就是文化灾难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4-12-23 16:48 3

摘要:所谓谐音梗,是借助谐音的方式,对人们熟悉的成语、名言、人物或物品名称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替换,以实现幽默、玩笑或戏谑的效果。在年轻人群体中,这一网络新词颇为流行,他们甚至会运用英语或其他语言来对汉语进行谐音处理,以获取独特的表达效果。

春晚,作为我国文化领域的重要舞台,一直以来都承载着无数观众的期待。但今年的春晚,其谐音梗的运用却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所谓谐音梗,是借助谐音的方式,对人们熟悉的成语、名言、人物或物品名称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替换,以实现幽默、玩笑或戏谑的效果。在年轻人群体中,这一网络新词颇为流行,他们甚至会运用英语或其他语言来对汉语进行谐音处理,以获取独特的表达效果。

根据文化内涵的丰富程度,谐音梗可分为有意义和无意义两种。有意义的谐音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让人感受到幽默且耐人寻味;而无意义的谐音梗则多为单纯的调侃,有时能让人一笑而过,有时却显得颇为无趣。

在今年的春晚中,谐音梗的使用颇为频繁,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含量却似乎略显不足。开场节目《花开种花家》就运用了两个谐音,一是将“花”谐音为“华”,二是将“种花家”谐音为“中华家”。

虽然主持人在节目开场前对这两个谐音进行了介绍,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未能对其中的差异进行深入的剖析。事实上,在古文字中,“花”所指的是草本植物的花,“华”所指的是木本植物的花,尽管后来两者在使用上逐渐通用,但用“种花家”来谐音“中华家”,难免会给人一种不够大气的感觉,缺少了“中原华夏”所具有的那种宏大的美感。

在后续的节目中,类似的谐音梗接连不断地出现。大张伟和张若昀的“开饭——开fan”、岳云鹏的“胆大望维”、徐志胜的“压碎钱”、沈腾马丽的“出溜——醋溜”和“胜男——剩男”等等。

这些谐音梗听起来文化内涵较为单薄,更多地像是一种贫嘴式的表达。也许是因为这届春晚中缺乏其他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这些所谓的“谐音梗”反而成为了较为突出的部分。


然而,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它们确实难以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甚至有可能在今年的俗文化层面产生一些不太积极的影响

那么,真正具有文化底蕴的谐音梗应该是怎样的呢?实际上,谐音梗并非新生事物,而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其一为借物寓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许多习俗和表达方式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智慧。

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必定会有鱼,这是因为“鱼”与“余”谐音,象征着“年年有余”,表达了人们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在婚礼上,红枣、板栗、花生和桂圆是必不可少的喜庆食品,它们分别寓意着“早生贵子”,承载着人们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高考之际,母亲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父亲穿马褂寓意“马到成功”,还有家长为孩子准备紫色内裤,谐音“指(紫)定(腚)成功”,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其二是歇后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文学形式,其中的谐音梗充满了趣味。

比如,“孔夫子搬家——尽输(书)”,通过“书”和“输”的谐音,幽默地描绘了一种情形;“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形象地展现了事物的特点;“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则以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延续的含义。这些歇后语不仅充满幽默感,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欢笑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三是对联。对联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那些巧妙运用谐音的对联更是令人称赞。

清代大文豪纪晓岚的“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怎比萧和”,其中“橹速”谐音“鲁肃”,“帆快”谐音“樊哙”,“笛清”谐音“狄青”,“萧和”谐音“萧何”,展现了创作者的非凡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明代文学家程敏政在宴会上出的上联“因荷而得藕?”,表达了对年轻才俊李贤的赏识和结亲之意,李贤则以“有杏不须梅!”巧妙回应,成就了一段佳话。

然而,谐音梗在历史上并非总是呈现出积极的一面。在封建专制时代,谐音梗有时会被当作制造文字狱的工具,从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清朝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便是一个因谐音梗而引发的广为人知的文字狱事件。在那个时代,这句诗中的“清”字被认为可能影射清朝,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这句诗原本可能只是作者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描述,但在那个敏感的时期,却被曲解为对朝廷的不敬这种过度解读和无端猜忌,导致了许多无辜文人受到牵连,他们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清朝的文字狱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类似情况的代表。统治者对文字的过度敏感,使得文人在创作时战战兢兢,唯恐一不小心就触碰到了那根看不见的红线。

在这种高压的氛围下,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人们的思想也被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同样,在明朝,文字狱的情况也十分严峻。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特殊的出身和经历,对一些字眼格外敏感。

他对“贼”“光”“发”等字及其谐音都极为忌讳当时,有不少官员因为在文章中使用了与这些忌讳字眼谐音的字,而遭遇了悲惨的命运

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在《贺厅寿衣》中写下了“垂子孙而作则”,其中的“则”与“贼”谐音,被朱元璋视为大不敬,最终惨遭处死府学教授林元亮在《谢增俸表》中使用了“作则垂宪”,同样因为“则”字的谐音问题,丢掉了性命

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瑗的《贺冬至表》中出现了“仪则天下”,也未能幸免。这些例子充分暴露了明朝文字狱的残酷性。

从清代和明代的文字狱可以看出,谐音梗的运用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运用得当,它可以成为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为人们带来欢乐和智慧;运用不当,则可能引发灾难。

我们在欣赏和运用谐音梗时,应该审慎思考,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避免带来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六维洞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