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纪录片《世界屋脊之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致敬人类筑路史上的伟大奇迹!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23 12:05 3

摘要: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两路”精神重要批示10周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公路》杂志社联合制作五集纪录片《世界屋脊之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将于12月23日20:31

央视科教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顽强拼搏、甘当路石,

军民一家、民族团结。

——“两路”精神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两路”精神重要批示10周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公路》杂志社联合制作五集纪录片《世界屋脊之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将于12月23日20:31分在科教频道播出。该片分为《开辟天路》《跨越天险》《相聚雪域》《坚韧之力》《福泽万里》五集,每集30分钟。传承“两路”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

70多年前,20世纪50年代初,11万筑路大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卧冰雪、战高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在“世界屋脊”,筑就了穿越“生命禁区”的伟大工程。

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

3000余英烈长眠于此。

雪山为证!

历史铭记!

精神不朽!

五集纪录片《世界屋脊之路》以“两路”精神为核心,深入挖掘筑路大军跨怒江天险、攀横断山脉、越巍峨昆仑、渡通天激流的感人故事。

筑路群像纪实

致敬两路开创者

为深度探寻历史脉络,展现中国交通当代风貌,节目组深入西藏、四川、青海、重庆、贵州、陕西、海南七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跋涉2万多公里,采访了60多位参与者、见证者和相关研究专家学者。通过他们的生动讲述,重现了那段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筑路往事。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原军长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女士回忆父亲时动情地讲道:“他一生都在秉行国家的需要,党的需要,就是他的选择。”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154团政委杨军之子杨齐康先生回忆,父亲所在的部队是最早接到命令进入西藏的。在进军西藏之前,他们举行了一场誓师大会,父亲在宣誓时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

原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政委穰明德之子穰玉武先生,讲述了他在整理父亲遗物时的一个重要发现:一本属于飞仙关大桥工程处主任贾荣轩的笔记本。这本笔记本详细记录了当年飞仙关大桥的建造过程。证明了当年建造的飞仙关大桥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造”。

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之女慕晓峰回忆父亲在踏上筑路征程前,在兰州拍了一张照片,作为自己的遗照,并留下了遗言:“如果我修路死在哪里,就埋葬在哪里,就用这把铁锹当我的墓碑,我的头一定要朝着拉萨的方向。”

年近百岁的樊志华老人,他至今对当年筑路的经历记忆犹新。那是在雀儿山的寒冬时节,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队伍中不少人因缺氧和高山病倒下,甚至有队友永远留在了那片冰雪之地。

中交二公院原工程师王光池和他的妻子陈志明,动情地讲述了他们在雀儿山进行线路测量时的那段难忘经历。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政治部文工团藏文翻译降边嘉措回忆,怒江西岸,战士们在近90度的悬崖峭壁上艰难作业,条件极为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一脚踩空,坠落深渊,甚至连救援的机会都没有。面对这样的生死考验,战士们没有退缩,一步步在绝壁上凿出希望之路。

20世纪70年代,川藏公路路况调查工作的设计负责人彭扬言讲述,曾在十多年间先后6次进藏参加调查、整治、改建工作。岁月流转,尽管已过多年,彭扬言仍记忆深刻:每个人都深知这是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的行程,但那份对职责的坚守与对事业的热爱,让他们勇往直前。

历史影像珍藏

见证两路筑造历程

五集纪录片《世界屋脊之路》通过浩瀚的资料收集、整理和遴选,向观众呈献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

在大渡河大桥修建之前,进藏大军的汽车是如何渡河的?车头乘坐着皮划艇,车厢被战士们扛在肩膀上,到了大渡河对岸,大家再组装成一辆完整的卡车。

画面中,战士们奋力将钢钎打入峭壁,用绳子连接两个钢钎作为通道,通过脚踩手拉绳索的方式,慢慢向施工地点挪动,稍一踏空,便会失足跌入奔腾的江水。

1954年12月25日10点40分,“两路”通车典礼开始。那一刻,大家兴高采烈的神情被摄影机永远记录了下来。

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多维度地还原了川藏、青藏公路建设的壮丽史诗。节目组依托真实的历史资料,让观众穿越时空,亲历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档案揭秘细节

挖掘筑路背后故事

节目组前往当年川藏、青藏公路建设工程档案的存放地,仔细查阅了相关的史料文献和第一手工程报告,收集大量珍贵老照片、老影像、历史物件,以期多维度、多视角、真实全面呈现这段历史。

在中交一公院院史馆,珍藏着当年第二测量队队长齐树椿踏勘康藏(川藏)路使用过的老式地质罗盘。在中交二公局资料馆,珍藏着许多20世纪50年代初建造的桥梁照片。 节目组还找到了当年康藏(川藏)路著名的“怒江72拐”的路线方案图,它的设计者是当时工程处测量队队长李鲁卿,李鲁卿将业拉山垭口到怒江河谷之间1800米的海拔落差,设计成72个连续弯道,被誉为“公路奇观”。

画稿的作者是叶祖镕。他是踏勘队中负责地形图测绘的成员。在队长余炯带领下,深入无人区进行勘测,与筑路大军几近失联数月,但最终冒着生命危险带回了宝贵的勘测报告。这是叶祖镕当年画的素描画,高原上的高原、雪山顶的垭口、绝壁间的天梯、险峰中的窄路、踏勘队沿途经历的各种地形,保留在这四张手绘中,它们见证着在生死之间,踏勘队员的乐观豁达、无所畏惧。

叶祖镕画稿

跨越70年时光,追溯历史足迹。纪录片以宏大的叙事、细腻的呈现,直抵人心,带领观众穿梭于历史的影像之中,感受川藏、青藏公路从无到有、从艰难到辉煌的壮阔历程。

12月23日至27日,五集纪录片《世界屋脊之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每晚20:31播出。央视网、央视频、央视科教新媒体矩阵同步播出。

来源:重庆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