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冯海涛,土生土长大兴人,是一名影视剧导演,曾执导过《杨德财征婚》《搏击手》《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等几十部作品,是四大影视行业协会会员。然而一次偶然机会,让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从此走上了一条从未尝试过的路。
“喂,冯导,在干嘛呢?”
“我在村里,送长寿面呢!”
......
听到回答
不仅朋友感到诧异
就连冯海涛自己也觉得
这一年的转变实在太大
今天和小兴兴
跟着郝记者去看看他的故事
缘起乡情
冯海涛,土生土长大兴人,是一名影视剧导演,曾执导过《杨德财征婚》《搏击手》《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等几十部作品,是四大影视行业协会会员。然而一次偶然机会,让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从此走上了一条从未尝试过的路。
2024年初,全市“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在大兴深入推进。冯海涛在同学的推荐下,参加了大兴区礼贤镇“百千工程”项目征集大会。听了政府领导鼓励的话语和政策讲解,让一直对家乡饱含深情的他提起了兴趣,决心也要为家乡做点事情。
创意策划案
要贴合大兴实际,又要有创新、有特点。冯海涛思考再三,决定将自己的副业“原麦工坊”写进策划书里。
说起这个副业的由来,冯海涛不禁笑道:“以前拍戏常常熬夜,饿了就吃方便面,长此以往,早就腻了。于是就想找到一种既方便又好吃、有营养的食品代替。”
后来,他和几位“好吃”的朋友一起研究起了小麦,并自学了营养学等课程,还在甘肃、陕西等小麦原产地建起了生产线,生产冰鲜面、面包和精酿啤酒。除了满足自己的味蕾,他们还在网上销售,渐渐创出了“原麦生活”品牌。
“礼贤是农业大镇,有麦田4000亩,这不正和‘原麦’契合嘛。”冯海涛说,在他的策划书里,不仅有可以让游客体验的原麦工坊,还有一座讲述“小麦故事”的原麦艺术馆。这份包含趣味互动、沉浸式体验和艺术展示的创意策划,得到了区农业农村局和礼贤镇政府的支持。经过专家论证,项目很快落地实施。
快乐“送面人”
今年十月初,位于礼贤镇王庄村的原麦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位于龙头村的原麦工坊也装修完毕。在此之前,冯海涛还获得了“礼贤有礼”慰问项目,每月给全镇70周岁以上老人送原麦手工长寿面。
“这个送长寿面的项目从今年四月份就开始了,联络、装车、送货,我都是全程亲力亲为冲在前边。”冯海涛说。这大半年来,他穿梭在礼贤镇45个村庄、社区间,为4000多位老人送去了生日祝福。从最初去哪都要导航,到现在已经熟门熟路。
对于“回村送面”这件事,有些朋友不理解,但冯海涛却乐在其中。他说:“我的祖辈亲人已经去世了,现在能协助政府为老人们做点事,我挺开心的。”
这一年来,他更深一步了解了乡村振兴,更近距离感受到了老百姓的生活。日头从东边的林间升起,又从西边的麦田落下;飞机从头顶划过,傍晚间村里亮起了街灯……这一切,都为他今后的创作增添了灵感。
梦想升起的地方
二十多年前,冯海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从场记等基础工作做起,开始追求艺术梦想。他一路越走越高,却仿佛离自己的家乡越来越远。年幼时走亲戚的喜悦,同学间踢球游戏的场景,还有那低矮村落和田间小路的画面,虽一直萦绕心间,却久已未见。如今回乡,再续乡情,冯海涛的心中满是喜悦。
“一切都变了,又仿佛都没变。”冯海涛说。大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小时候到村里都是土路,如今村里这环境都算得上是花园村了。尤其礼贤这边,好多村都已搬迁上楼,用“翻天覆地”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不变的是乡亲们的热乎劲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是那么近。
冯海涛表示,他在一边准备新影视项目的同时,也想把返乡创业这件事做好。今后,他想让原麦艺术馆成为人文交流的一个聚点,想把原麦工坊打造成一个可以让人歇下来的网红小院。他还想和大兴的桑椹、草莓、梨等农产品合作,创出更多大兴本地特色产品。他更想把家乡的美拍进下一部艺术作品里……
记者:郝新颖 黄雪峰
来源:北京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