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03年在北电时因形象问题被质疑,到为了生活做过送快递、剧组打杂甚至服务生,张颂文始终没有离开表演这条路。
“告诉老莫,我想吃鱼了。”
一年之前《狂飙》这部电视剧自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迅速就占领了各大电视剧榜单和短视频榜单的榜首。
甚至在今年6月6日的时候,日本还将其上映在了银河频道,可见这部电视剧究竟有多么的惹人喜爱。
而剧中的男女主角张颂文和高叶,也是凭借这部电视剧一炮而红。成为了各大导演眼中的“香饽饽”。
如今仅仅一年过去,这对“荧幕夫妻”在“破天的富贵”下的处境,却出现了天差地别。
张颂文的成名,带着一种迟来的悲壮感。从龙套演员到一线男演员,他的故事听上去几乎像一部励志剧本。
从2003年在北电时因形象问题被质疑,到为了生活做过送快递、剧组打杂甚至服务生,张颂文始终没有离开表演这条路。
哪怕一年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他也没有转行,而是用心去对待每一个配角,哪怕这些角色从来没有为他赢得更多的关注。
然后,他等到了《狂飙》。一个高启强,将他推向了聚光灯的中心。那个冷静狡诈、复杂多面的反派形象,不仅让观众记住了他,也让无数导演和制作人意识到他的价值。
以至于剧集播出后,他几乎成为了一种现象。无论是社交平台上的表情包,还是广告代言的邀约,张颂文都成了香饽饽,就连一线明星都为他让出C位。
然而,张颂文并不是一个被流量冲昏头脑的人。成名后的他似乎还保持着一份演员的谨慎。他接了《第八个嫌疑人》和《志愿军》,这些作品无论从质量还是话题性上,都显示了他对剧本的认真挑选。
观众对他的表现满意,市场对他的票房号召力认可,张颂文用这些角色证明了自己不是昙花一现。
但一切并非全然顺利。在《猎冰》中,他的表现引发了争议。作为主演,这部网剧并未能延续他在《狂飙》后的好评,反而因为整体质量平庸而拖累了他的口碑。
一时间,质疑声开始浮现——有人说他接这部戏是因为“资本捆绑”,有人说他对作品的选择标准松动了。对一个刚刚尝到爆火滋味的演员来说,这种争议无疑是一种警告。
而反观在《狂飙》中饰演他妻子的高叶,在爆红的一年时间里又作了哪些改变呢?
在演艺圈浮沉十四年,高叶的名字,直到《狂飙》之前,依然被淹没在许多并不起眼的角色里。
但其实她的起点并不低,早在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里,她就以一个小角色出现在镜头里。但那时的她,完全没有如今的锐气。
张艺谋一句“有松弛感,适合做演员”的评价,仿佛只是一剂强心针,为她在荆棘满布的道路上增添了一点点力量,却远不足以改变她的命运。
十四年的光阴,高叶兜兜转转在大大小小的配角之间,她的每一场戏都透着一种用力去诠释的执拗。
哪怕是小制作电影,她也绝不敷衍,总要将角色中的那点“真实”拼尽全力打磨出来。可是,执着未必能带来结果。
她几次差点放弃演员这条路,但每一次,她最终都选择继续前行。也许是冥冥中的坚持,也许是她骨子里对角色的热爱。
然后《狂飙》来了,陈书婷这个角色,是属于高叶的命运转折点。那个憨厚豪爽又透着狠劲儿的“大嫂”,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她把角色中的威严和性感糅合得恰到好处,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也为自己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狂飙》播出后,高叶成了“百年一遇的大嫂”,这个外号几乎成为她的代名词。
火爆之下,机会蜂拥而至。她没有犹豫,迅速抓住每一个曝光的可能。从广告代言到综艺节目,从电影主角到戛纳电影节的亮相,高叶的名字在短时间内频频登上热搜。
她懂得如何借势,甚至将“流量”这种过去与她无关的词汇,化为自己的武器。
更重要的是,她懂得转型。《第二十条》中,她以一位女检察官的全新形象亮相。这一次,她不再是“大嫂”,而是一位端庄而复杂的职业女性。
她的表演自然且张力十足,彻底摆脱了陈书婷的标签。观众看到她在角色塑造上的多面性,张艺谋则看到她在诠释能力上的潜力。
十四年后,她再度与张艺谋合作,这一次,不是片场中的小角色,而是作为他电影中的重要演员。
而两人口碑的差距,就是因为对于流量两人不同的“把握”。
流量红利在影视圈,就像一场盛宴。有人在其中觥筹交错,满载而归;有人却狼狈离席,连翻盘的机会都抓不住。
《狂飙》带来的流量盛宴就是最直观的例子。张颂文、高叶从无名配角到炙手可热,一跃成为行业的焦点。
他们的成功看似顺理成章,但仔细想想,这份红利与其说是凭空得来,不如说是他们多年积累的回报。
正因为此前有了漫长的积淀,高启强的冷血和陈书婷的大嫂气场,才能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经典。而那种“努力终于被看见”的故事,也赋予了他们更厚重的流量附加值。
然而,流量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竞赛,稍有不慎便可能从高光中滑落。张颂文的《猎冰》,就是一个微妙的节点。
作为爆火后的网剧作品,这部戏并没有延续《狂飙》的好口碑,反而因为内容平庸受到质疑。
一时间,质疑声四起:张颂文选择这部作品,是因为赶时间?还是因为资本的推动?
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红利带来的压力远远超过了表面的繁花似锦。
高叶则以另一种方式展示了流量的力量。她以“大嫂”爆红后,不仅抓住了影视作品的机会,还迅速渗透到综艺、商业合作等领域。
她以频繁的曝光维持了热度,同时巧妙地用《第二十条》完成转型,让观众看到她不仅仅是“大嫂”,而是一个多面且富有张力的演员。
这种由流量捆绑而来的选角,不仅没有为影片增添亮点,反而让观众对张颂文这样的老演员感到失望。一部作品,因为流量的硬性干预,最终成了所有参与者的滑铁卢。
这种由流量带来的反噬,不仅局限于作品质量的下降,更在于观众对演员个人选择的质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叶、张颂文、《狂飙》
来源:海员小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