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儿科医生2》: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人在缝缝补补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4-12-20 15:00 3

摘要:2023年,B站上架了一部聚焦儿科的医疗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纪录片以深圳儿童医院为舞台,围绕不同科室展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学习障碍、单亲带娃、青少年心理问题等许多热点。结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既科普了各种医疗知识,又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温

都说医院是最能展现人生百态、体味悲欢离合的地方,因此医院也成了许多纪录片关注的对象。

2023年,B站上架了一部聚焦儿科的医疗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纪录片以深圳儿童医院为舞台,围绕不同科室展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学习障碍、单亲带娃、青少年心理问题等许多热点。结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既科普了各种医疗知识,又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温情,赢得观众一片好评,在豆瓣拿下了9.5的高分。

时隔一年半后,B站近期又上架了第二季,依然保持了第一季的高口碑。

《闪闪的儿科医生2》海报

第二季的舞台从深圳儿童医院转移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延续第一季以科室为线索的结构,讲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百感交集的病例。

第二季的第一个案例就很揪心:8岁的患者小金子是扩张性心肌病,已经进入了昏迷的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很难提前发现,往往出现症状时就已经是晚期,药物治疗和体外辅助循环的效果都不好,小金子唯一的希望就是心脏移植。

在找到可以给小金子移植的供体心脏后,医生就开始了和时间的赛跑。供体心脏远在广西,而心脏缺血超过6小时就会严重影响移植效果,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安排医生尽快携带供体心脏返回上海,另一方面提前开始手术,把心脏移植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做完,等到供体心脏到位就立刻开始移植。

等到供体心脏千里迢迢到达上海手术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5小时20分,心脏因为缺血太久颜色都已经发暗。主刀的心脏外科医生祝忠群依靠高超的缝合技术,硬是在30分钟内就完成了移植手术,让心脏在缺血5小时50分后重新起跳,距离6小时的死线只有一步之遥,看得人大气都不敢喘。

虽然我对心脏移植手术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现实中心脏移植手术是怎么做的。看着医生们从小金子体内取出病变心脏、用体外循环维持生命、再把已经变暗的供体心脏放到胸腔内,让它重新恢复血色跳动起来,整个过程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震撼。

过去对医疗技术的理性认知,此时转化成了一种更直观的情感冲击,让我由衷赞同现代医学的进步。

第二季越往后看,这种感受就越强烈。作为国内儿科领域的权威,许多其它医院里治不了的疑难杂症都会转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所以这里的医生经常会遇到棘手的罕见病,这时候就更考验他们的技术和勇气。

第六集就有个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病例:一对父母带着7岁的儿子多吉从西藏来上海求医,多吉的症状包括尿失禁(每天24小时都要穿尿不湿)、大便排不干净、脚部畸形等等,最终诊断结果是极其罕见的尾端发育不全综合征。

普通人的尾椎末端有骶骨和尾骨,这些骨头里长着许多植物神经,控制着排尿等一系列活动。但多吉的骶骨和尾骨压根没发育出来,连带着这些植物神经也就发育不全,而且各个神经都交缠在一起,成了一团乱麻,所以才会出现排便障碍,放着不管最终就会变成尿毒症。

以往遇到神经问题导致排便障碍的病例,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植入一个膀胱起搏器,让起搏器代替神经发出排便信号。

但这种方法对多吉有很多不确定性:起搏器起效需要患者的神经反射完整,多吉的神经发育不良,不确定神经反射是否运转正常。而且起搏器要放到对应的神经位置上,一般患者可以通过骶骨来定位神经位置,但多吉没有骶骨,无法定位神经位置,需要医生大海捞针一样不断尝试,运气好才能找到对应的神经。

负责多吉的泌尿外科医生孙杰问了一圈国内其他医生,从来没人见过这种病例。虽然也能用尿流改道手术解决排尿问题,但一来这个手术的创伤大,二来尿流改道手术意味着患者一辈子都要自己手动导尿,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影响生活质量。

出于这些考虑,孙杰和家长充分沟通后,还是选择了尝试植入膀胱起搏器,希望能让多吉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质量。

整个手术可以说是波折不断,多吉的生理结构和一般人不同,许多经验都派不上用场,只能不断摸索。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孙杰在反复失败后终于观察到了想要的神经反应,确定了起搏器的植入位置,这时候弹幕也是一片欢呼。

多吉也很争气,起搏器植入后没多久就能自主大小便,脱掉了以前从不离身的尿不湿,连走路姿势都比以前正常多了。前后变化之大让人不禁感慨: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人在缝缝补补。多亏了发达的现代医学,无数家庭才能看到生活的希望。

除了技术高超的医生,纪录片中的患者同样让人印象深刻。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和意外,孩子们迸发出的意志常常让大人都自叹不如。

在第五集里,一位叫畅畅的女孩找烧伤整复外科医生汤焘做去瘢痕手术。畅畅和汤焘是老朋友了,她是汤焘见过烧伤面积最大的儿童患者,因为意外导致全身70%-80%的大面积烧伤。烧伤后的疼痛是强烈且持续的,许多成年烧伤患者都受不了这种疼痛,丧失求生欲望。

在当地医院治疗半年的过程中,畅畅出现了严重的感染问题,被下了好几次病危通知书。后来父母带着畅畅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靠着畅畅的求生欲望和汤焘的精心治疗,如今畅畅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身体机能。

而让汤焘和观众都感到震惊的是,在遭受如此大的磨难后,畅畅展现出了惊人的自信和乐观。即便经过治疗,烧伤患者身体还是会和正常人不同,畅畅的脸部、手脚、胸口都有着明显瘢痕。许多人会因为瘢痕陷入自卑和自我否定,甚至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

但畅畅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她完全接受了这样的自己,不在乎外人怎么看自己。她会坐飞机去外地看演唱会,在学校里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还准备以后穿漂漂亮亮的抹胸裙。

这种经历巨大创伤后依然对未来抱有希望,拼尽全力追求自己幸福的态度实在是太耀眼了。畅畅简直就是罗曼·罗兰那句话的代言人: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在这个病例中,纪录片还展示了一种新的医患关系:医生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关注患者的情绪健康,两人的关系相比医患更像是朋友。汤焘像老父亲一样关心畅畅的生活安排,根据畅畅的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畅畅也是对汤焘无话不谈,乐于分享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在汤焘看来,医生不仅要去治疗患者的身体疼痛,还要帮他们重建自信,这样才能获得患者的配合,帮助保证患者更好地康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医生和患者需要超越简单的治疗与被治疗的关系,去建立一种携手共进的伙伴关系。

衷心希望这种理念在未来能普及开来,让更多患者拥有舒适的就诊和治疗体验。

不过医院里不会只有好消息,现代医学也有它的极限,有时候就算医生想尽一切办法,依然无法挽留患者的生命。第二季最后一个病例就是如此,患者芸宝天生有严重的心脏问题,如果不接受手术可能几个月后就会去世,但手术风险也很高,心脏可能在术后无法承受巨大变化,这也会引发生命危险。

虽然医生和护士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芸宝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都很不理想,身体状况不断恶化。奇迹最后还是没有发生,而芸宝的父母做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捐献女儿的眼角膜、肝脏和肾脏,让女儿以另一种形式活在世界上。

人生总是充满遗憾,我们该如何面对无常又无情的病魔?在这一季的片尾,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张浩给出了他的回答:父母用爱疗愈心灵,医生用技术弥补遗憾,孩子们则带着遗憾拼命绽放。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地长大。

西蒙

来源:米西说剧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