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甄学”到“佐学” “X学”如何走红网络?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4-12-18 10:00 4

摘要:“X学”是指网民针对感兴趣的文娱作品及人物进行研究、描摹后总结出的热词,并通过制作网络作品进行传播。如近期网民根据麦琳在综艺节目《再见爱人》中的表现,总结出“麦学”,用以描述和研究其思维方式及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随着叶珂在网络的走红,网民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及行

“X学”是指网民针对感兴趣的文娱作品及人物进行研究、描摹后总结出的热词,并通过制作网络作品进行传播。如近期网民根据麦琳在综艺节目《再见爱人》中的表现,总结出“麦学”,用以描述和研究其思维方式及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随着叶珂在网络的走红,网民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及行为模式称为“珂学”,并形成网络模仿热潮。向佐因其在电影《门前宝地》里的许多表演动作颇为“抽象”,被网民认为既难以理解又充满笑料,衍生出的“佐学”也逐渐成形。在网民模仿、玩梗等行为的作用下,“麦学”“珂学”“佐学”等“X学”传播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广,逐渐演变为互联网语言的一种,深刻影响着网络生态。

01

“X学”的进化之路

《甄嬛传》自2011年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后,其剧情与复杂的人物关系为受众研究、二创等提供大量素材,至今“甄学”人气不减,甚至有追捧者将其称为“第五大名著”。在互联网传播体系下,以“甄学”为样例出现了多种围绕热点文娱作品的“X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网民们将一些娱乐内容中具有标志性的场面和金句放大,通过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进行推测和阐释,并带入社会真实的场景进行挖掘、解析、演绎,在网络上形成大范围传播。“X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可以是对某部电视剧的剧情、人物设定、服饰等细节的深入研究,也可以是对某个公众人物言行举止的剖析,还可以是对某个特定事件或现象的探讨。

“X学”与严肃正统的学术研究有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X学”借鉴了严肃学术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但最明显的区别是“X学”是以娱乐和消遣为主要目的。以明星在社交平台上的直播分享为例,公众对其直播时的言行进行“X学”塑造,最终的传播模式并非深入的研究而是全民的调侃、玩梗。例如,随着叶珂在网络的走红,网民对其在直播中的语言风格及行为模式的调侃,吸引一众自媒体和网民进行二创,“珂学”的传播范围愈加广泛。无独有偶,向佐因其在电影《门前宝地》里的许多表演动作颇为“抽象”,被网民认为难以理解又充满笑料,衍生出的“佐学”也逐渐成形。

根据新浪舆情通统计,10月1日至12月4日,与“X学”相关的全网信息量为370.92万条。在短视频平台上,“麦琳语录”成为传播热梗,“当我学着用麦麦的语气讲话”成了不少网民拍视频的素材。带有“叶珂模仿大赛”话题的短视频共获得14.3亿次播放,1.9万人参与。与“向佐全民模仿大赛”相关的短视频有5.2亿次播放,4.6万人参与。

02“X学”的传播规律

“X学”从小众亚文化跃升为全民讨论的热门话题,其背后不仅是新技术发展的助推,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情绪和文化心理的投射。正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默凡所说,虽然当代“X学”光怪陆离,但是透过复杂表象,我们还是能从中找到一些共同的传播规律。

互联网发展加速“X学”传播

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技术,让“X学”的基础载体被反复观看、逐帧分析,服饰化妆、表情管理、一言一行等“研究课题”才得以顺利进行。以《甄嬛传》为例,该剧在2011年的时候就在地方台陆续播出,但是在2014年在网络平台上线可以随时观看后,“甄学”才开始广泛流行。得益于视频剪辑技术的普及和社交媒体平台的低门槛传播,影音内容、综艺节目、直播分享等多模态材料才能成为网民进行研究、二次创作的对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6月到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从6.32亿人增至10.99亿人。

自媒体时代来临之后,人人都可以是媒介的运营者,人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X学”研究成果,在喧闹的议论声中,那些具有独到见解、新颖视角、言辞犀利的“X学家”们脱颖而出,获得了关注和流量。同时,互联网也拉近了公众与明星的沟通的距离感,网民对明星进行“X学”解读,从中体会到一种为名人祛魅的“爽感”。

提供多层情感共鸣成为网民参与动力

网民在将“X学”发展成为互联网“显学”的过程中,也在谋求自我表达,寻找宣泄情绪的突破口。一方面,“X学家”们对某一话题的集中表达,反映了社会情绪。另一方面,“X学”形成的互联网“圈层”,既让大家找到了群体认同感,也让彼此的幽默有了用武之地。有观点指出,当综艺嘉宾或者明星出现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或争议性言论时,观众会产生深刻的印象或情绪共鸣,甚至陷入激烈讨论。

以近期争议度颇高的“麦学”为例,由“麦学”等话题延伸出的社会议题,如婚姻观念、两性关系等,“麦学家”们产生了同频共振。对“麦学”有关的话题进行分析可见,“情绪价值”“社会情绪”是网民关注的主要方面,应用领域包括“互要情绪价值”“过双十一”“要求涨薪”等。“麦学家”们通过麦琳的表现,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困境和关系问题,从而产生情感投射。同时,“麦学”的传播不仅带来了情绪影响,还产生了一定社交效应。网民通过讨论、调侃、模仿等行为,展现观点、兴趣、才艺等,进而找到共鸣和认同感。

平台参与带动“X学”热度转化

美国的传播学专家克拉帕在研究中提出,信息的刺激力度越大,越能吸引人们的关注。这一观点在海内外的舆论营销活动中得到了长期的验证。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够激发公众的兴奋点,并实现热度的转化。公众对“X学”的热衷,完成了娱乐诉求和情感释放,也为研究对象带来了巨大流量,其热度转化已成为一本供多方研究的“生意经”。

有“麦学”加持的《再见爱人4》传播优势明显。据猫眼数据显示,《再见爱人》第一季的平均热度在7000左右,而到了第四季,热度均值则维持在了8000左右,讨论度和收视率都有了显著提升。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与“麦学”密切相关的“麦麦熏鸡事变”,该事件意外带火了网上的熏鸡、奶皮子等食物的销量,不仅有淘宝商家紧追热点,也有熏鸡品牌的销量翻了100倍出来致谢,肯德基还在播出平台打起了广告。无独有偶,河南文旅等文旅官方账号玩梗“佐学”,利用转场镜头推介当地美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

“X学”的模仿和批评是建立在对原作品的剖析和挖掘基础上,对相关作品的持续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相关作品的知名度、热度。作为网民积极参与的一种网络表达形式,“X学”让个体的情绪得到释放的同时,还能获得网友的情绪认同。但也应看到,“X学”明显的娱乐性、消遣性特征,现象背后深层次的意义表达和价值追问不容忽视。同时,在互联网语境下,“X学”由最初的戏谑、调侃滑向话题炒作、恶意攻击等的风险增大。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