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录片变潮了!从说教到沉浸式体验,这届观众为啥买单?
这几年,《中国通史》《河西走廊》《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录片悄悄变了模样:有的用CG动画复活千年帝陵,有的请明星演绎历史故事,甚至5分钟就能讲透一件国宝。
这几年,《中国通史》《河西走廊》《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录片悄悄变了模样:有的用CG动画复活千年帝陵,有的请明星演绎历史故事,甚至5分钟就能讲透一件国宝。
我是一个理科生,上中学时,教数理化的老师告诉我们: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地理、历史这两门科目的知识我是缺失的,真的是缺失,一问三不知的那种。直到去年,我去了河南省博物院,参观完,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那种急需补充知识的渴望扑面而来。
每集从甲骨文开始,演绎其字形变化,捕捉其实体形式,乃至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今日之变化,触及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精神崇拜。从字,到词,到句,一气贯通;从形,到意,到符号,由表及里。形而下是吃喝、拉撒;形而上是思维、文化。每集寥寥几笔,收纳的却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
这一集聚焦长罗侯常惠与解忧公主等人,其中诸多细节鲜少在历史课本中详述,让我们一同揭开解忧公主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跟随舅舅卫青率领十万大军与匈奴主力正面交锋。卫青所率的主力部队在激战中伤亡惨重,然而,霍去病却率八百骑兵孤军深入,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匈奴腹地,立下赫赫战功。战后,汉武帝大喜,封他为 “冠军侯”。
第一集《使者》,主要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传奇故事,其中藏着不少历史课本中没有的精彩细节。
河西走廊,因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的独特地位,早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词。从丝绸之路的繁荣,到沿途的历史遗址与文化遗产,河西走廊一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
先是模仿写作业,一分钟一喝水,五分钟一上厕所,然后就是玩橡皮抠指甲;
公元前121年,惊涛骇浪般的时代变革席卷长江黄河。遥远的西陲河西走廊,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发动了反击北方强大游牧民族匈奴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