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导演姜文:没有伟大演员,只有伟大角色
近日,人民日报“在场”栏目对话电影《你行!你上!》导演、编剧、演员、剪接姜文。“热爱可以让人超越极限。”姜文表示,这个故事讲郎朗和他的父亲,更是讲那些敢于梦想、敢于梦想成真的人们。
近日,人民日报“在场”栏目对话电影《你行!你上!》导演、编剧、演员、剪接姜文。“热爱可以让人超越极限。”姜文表示,这个故事讲郎朗和他的父亲,更是讲那些敢于梦想、敢于梦想成真的人们。
姜文是中国电影史中少见的不拘一格的电影作者,其电影狂放、恣意、谐谑。作为不世出的钢琴家,郎朗的演奏风格华彩、炫技,充满激情与力量。两个人都有强烈的抒情冲动和外溢的生命力。姜文遇到郎朗,显然不会只创作一部循规蹈矩的传记片。《你行!你上!》更像是姜文再施隐喻大法,
姜文毕竟是姜文,但凡他有新作上映,我还是要去看看的。虽然钢琴家郎朗的故事对我没有太大吸引力,但在某个大雨滂沱之夜,我还是花了144分钟,认真观赏了这部《你行!你上!》。
五岁那年,他早上五点爬起来练习,每天十小时,玩的时间全挤没了。
一直以来,网友提到郎朗,态度和评价呈现两极分化。赞颂郎朗的人,自然不必多说,因为他是神童,是天才。但在讨厌他的人眼中,弹琴时摇头晃脑、表情浮夸的郎朗,缺失热爱音乐的灵魂,是棍棒教育下的“弹琴机器”。
宋祖英——登过24次春晚的民族女高音,能把《好日子》唱成全民口水歌,也能和周杰伦飙完流行又在鸟巢压轴一首民歌。她不是网红,不靠流量,一首歌一开嗓,全场定音。
《你行!你上!》的故事主人公是郎朗,一位在我们的关注下成长起来的国际知名钢琴艺术家。我们从各种新闻报道里知道了他的事情。且慢,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却往往未必真的熟悉。我想与观众一起体验:你是不是知道,还是有待于知道,或者你以为知道,或许并非真的知道。
郎朗出生在一个充满着艺术氛围的家庭,父亲一开始是一位警察,但心中对音乐的热爱始终未曾磨灭。
人物传记片是一种以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电影。判定作品是否为传记片的核心要义,一是看真实性,主角可以是真实生活中的名人如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等,也可以是真实生活中具特殊经历或一定影响力的普通人;二是看核心内容是否连续性呈现人物的生平事迹,是否涵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上映13天,票房8800万? 投资2.8亿啊朋友们! 连个零头都没赚回来。 首日票房1700万,第二天排片直接从15%砍到1.1%,上座率2.2%! 啥概念?
姜文的电影向来充满悬念与惊喜,而他的最新力作《你行!你上!》终于定档!这部影片将于7月25日全国上映,姜文自编自导自演,男主角由姜文亲自担任,女主角则是马丽。自《邪不压正》以来,姜文时隔7年再度出山,带来了这部备受期待的作品。不仅是电影迷的盛宴,还是票房市场的
6月25日,电影《你行!你上!》官宣定档,7月25日全国院线上映。这部影片由姜文编剧、执导,并且担任男主角,女主角则是马丽。影片故事,貌似讲的是著名钢琴家郎朗的事儿。为什么说貌似呢?因为姜文编剧导演的电影,在没上映之前,谁能说清楚讲的是什么啊?姜文是电影行业的
“姜文出品,必属精品”,这句影迷间口口相传的话语,承载着对姜文作品的无限期待与信任。暌违七年,姜文携新作《你行!你上!》重磅回归,定档7月25日暑期档,瞬间在影视圈和影迷群体中掀起惊涛骇浪,让无数人翘首以盼。
该片讲述了少年郎朗为了实现音乐梦想,自幼随父离家求学。面对未卜前程,全家初衷不改,于逆境中积累,自困境中突围。终有一日,英雄豹变,十七岁的他登上顶级艺术殿堂,以其巅峰表现征服世界的故事。
这部电影可是姜文自《邪不压正》后,时隔 7 年的又一力作。片名也是几经波折,从最初的《英雄出少年》,到《你行你上》,再到现在的《你行!你上!》,这独特的片名,就很有姜文的风格,让人忍不住好奇。
当时他这部电影还没更名,叫《英雄出少年》。姜文很清楚自己说出来的话有多大分量,更何况是在公开活动上。有理由相信,当时电影是计划在7月15日上映的。如今定档延后了10天,暑期档都是赶早不赶晚,为什么推迟10天上映?
据《2023年中国娱乐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娱乐产业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其中音乐产业占比近20%。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罗丹论》中写道:“所谓名气,不过是簇拥在某个名字周围的误解的总和。”人们对一位公众人物的关注度越高,很可能对他的认知离他本身的样子越远。
照片里,她笑容明亮,坐在钢琴家郎朗身边,81岁的女儿杨雪兰气色红润,非常显年轻。